您好,欢迎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高考答疑

超直白解读赋分含义!附29省赋分等级对照表

时间:2025-09-17 阅读:135次

简单来讲,赋分就是对考试的原始成绩进行转换的办法。下面给大家整理了全国29个省的赋分等级对照表格,能给大伙做个参考。

啥叫赋分呢?简单来讲,就是给考生某一门科目的成绩划分等级,再依据这个等级给出对应的分数。它不是看你实际考了多少分,而是看你在所有考生里的名次或者等级。

在教育或者考试的圈子里,赋分是个常见说法。它可不只是把学生卷子上的成绩记一下,而是一种相对的评价办法。 详细来讲,赋分制度是为了综合考量考生之间的相对水平,从而更合理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保证评价既公平又准确。

就拿新高考改革来说,为了让不同科目的难度更均衡,采用了赋分的办法。学生考出来的原始分数,会依照一定规则进行转换,得出一个等级分。这个等级分能体现考生在这一科目所有考生里的相对排名,这样不同科目之间的成绩就能相互比较了。

1. 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浙江省、山东省、海南省采用“3 + 3”模式,下面是这些省市的赋分等级对照表:

北京市

北京教育考试院高招办的相关负责人称,等级性考试的成绩是以等级形式呈现的。它被分成了5等21级,等级是依据原始分数来划定的,而且成绩仅当年有效。 等级性考试成绩从高到低依次分为A、B、C、D、E这5个等级。具体来说,A等占比15%,B等占比40%,C等占比30%,D等占比14%,E等占比不超过1%,各等各级的比例是按照最接近的比例来确定的。 当等级性考试成绩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时,每科成绩会从原本的5等进一步细化成21级。其中,A1是满分,为100分,E等赋分40分,相邻两个等级之间的分差都是3分。

天津市

天津实行的赋分制是“3 + 3”模式。啥叫“3 + 3”呢?就是语文、数学、外语这三门是必须考的,考生还得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这六门里挑三门去考。在赋分制度下,会把考生每科的原始成绩在全省范围内排名。然后依据排名,把成绩分成 a、b、c、d、e 五个大等级。每个大等级又会再分成好几个小等级,总共能分成 21 个等级。

上海市

等级性考试的成绩是按等级来呈现的。先把缺考或者没得分的考生排除掉,按照剩下有有效成绩的考生总数的一定比例划分等级。等级位次从高到低依次是A+、A、B+、B、B -、C+、C、C -、D+、D、E,一共五等11级。其中,A+大概占5%;A、B+、B、B -、C+、C、C -、D+这些等级,每个等级大约占10%;D和E加起来大概占15%。E这个等级表示考试有效成绩低于标准分值,占比约为5%。

浙江省

先把选考科目的原始成绩,依据全省排名划分等级。一共分成A、B、C、D、E五个大等级。在这当中,前四个等级每个又有5个小档。每个等级都对应着不一样的赋分区间。之后,用等比例转换公式算出考生的最终成绩。

山东省

咱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的计分办法是这样的:先把每门等级考试科目的考生原始成绩,按照从高到低排,分成A、B+、B、C+、C、D+、D、E这8个等级。根据正态分布的规则,算出每个等级的人数占比,分别是3%、7%、16%、24%、24%、16%、7%、3%。等把等级考试科目成绩算进考生总成绩的时候,就把A到E各个等级里考生的原始成绩,按照等比例转换的办法,分别换算到91 - 100、81 - 90、71 - 80、61 - 70、51 - 60、41 - 50、31 - 40、21 - 30这八个分数段,这样就得出考生的等级成绩啦。

海南省

(1)单科标准分转换

单科标准分涵盖这些科目:高考统考的语文、数学、英语,还有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里的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这6科各自的标准分。

按照标准正态分布的常模量表,依据转换公式Ti = 180 + 30×Zi,弄出了《标准分与百分等级对照表(单科)-分数区间[60,300]》。

①将学科全体考生的原始分数从大到小进行排序。

先算出成绩在每个分数 Xi 及以下的考生,在该学科所有考生里所占的比例,接着根据这个比例算出每个分数 Xi 对应的百分等级 Ri。

③去查看《标准分与百分等级对照表(单科) - 分数区间[60, 300]》,从中找出每个分数百分等级Ri所对应的单科标准分Ti。

(2)综合分转换

考生高考统考科目的标准分和选择性考试科目的标准分,会按照各自的权重相加,之后转化得到综合分,这个综合分也是一种标准分。

参照标准正态分布的常模量表,按照转换公式Ti = 500 + 100×Zi,弄出了《标准分与百分等级对照表(综合分)》,分数区间是[100, 900]。

先给不同科目定个权重,语文、数学、英语这几科的权重是1.5,其他科目的权重是1。然后依据这个权重,算出每个考生的合成总分。计算公式如下:

t=1.5×Tyw+1.5×Tsx+1.5×Tyy+Tx1+Tx2+Tx3

这里面,Tyw代表语文的单科标准分,Tsx代表数学的单科标准分,Tyy代表英语的单科标准分,Tx1、Tx2、Tx3则分别对应选考科目1、选考科目2和选考科目3的单科标准分。

②将全体考生的合成总分t从大到小进行排序。

③算出分数低于或等于每个合成总分ti的考生在考生总人数里所占的比例,借此得到每个合成总分对应的百分等级Ri。

④去查看《标准分与百分等级对照表(综合分) - 分数区间[100,900]》,从中找出每个合成总分百分等级Ri所对应的综合标准分Ti。

2、“3+1+2”模式:

之前实行新高考的省份得以延续,这些省份有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贵州,还有甘肃。

到2025年,山西、内蒙古、河南、四川、云南、陕西、青海、宁夏这些省份(自治区)将推行新高考。

这些省份的赋分等级对照情况差不多。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这4门科目,每科原始分满分都是100分。等级赋分从30分开始算,满分100分。 转换的时候,会把考生的原始成绩按从高到低分成A、B、C、D、E这5个等级。每个等级的人数占比大概是这样:A等级约15%,B等级约35%,C等级约35%,D等级约13%,E等级约2%。 然后呢,把A到E各个等级里考生的原始分,按照规定的比例,用转换公式分别换算到五个分数段,也就是100 - 86、85 - 71、70 - 56、55 - 41、40 - 30 。最后四舍五入取整数,这就是考生的等级分啦。(具体的等级比例和赋分区间可以看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