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高考答疑

赋分后通常比裸分高出多少?赋分对哪类学生存在不利影响?

时间:2025-09-17 阅读:135次

新高考改革里有个重要办法叫赋分制度。赋分之后,分数通常会比原始的裸分高出一些。不过,赋分制度对不同学生产生的影响不一样。接下来,我要好好聊聊赋分一般比裸分高多少,还有哪些学生在赋分制度下会比较吃亏。

赋分制度主要是为了统一不同科目的成绩衡量标准,让选考科目的成绩在总成绩里更公平、更统一。在这种制度下,考生最后的分数不光和自己的考试成绩有关,还得看在所有考生里的排名情况。所以,赋分后的成绩通常会比原始分高一些。

详细来讲,赋分之后比原始分数高的程度受好几个因素影响,像原始分数所在范围、赋分档次,还有考生在这个档次里的名次。要是原始分数不高,赋分后分数提高的情况可能会更突出。就比如说,原始分处于30 - 50分的考生,赋分后大概能达到60 - 70分;原始分在50 - 60分的考生,赋分后大概会到70 - 80分。

不过呢,要是考生的原始分数在整体成绩里处于中下游水平,经过赋分之后,分数有可能比原始分还低,或者跟原始分差不多。就拿一位考生来说,他化学的原始分是40分,在全省选考化学的考生里排名比较靠后,处在后30%的等级范围。那赋分之后,可能也就40分上下,要是排名再往后一些,赋分还会比原始分稍微低一点。

不过呢,这仅仅是个大致的参考。实际上,赋分的数值会因为科目不一样、考试难易程度有别,还有考生整体的水平高低等情况而产生差异。

就拿河南来说,河南新高考实行的赋分制度是“3 + 1 + 2”模式,这个模式里“2”所代表的选考科目会采用赋分制。

河南省教育考试院有规定,赋分等级和对应的赋分区间是这样的:A等级涵盖了15%的考生,分数在100 - 86分;B等级占35%的考生,分数处于85 - 71分;C等级也是35%的考生,分数范围是70 - 56分;D等级有13%的考生,分数在55 - 41分;E等级是2%的考生,分数为40 - 30分。在这些等级里,考生排名越靠前,赋分之后分数提升得越显著。

赋分制度虽说在一定程度上让分数更公平、更统一了,但对有些学生而言,它或许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先来说选考科目成绩起伏大的学生。这类学生在某次考试里,卷面分可能挺高,可到了下一次,分数就大幅下跌了。赋分主要是依据排名来定的,要是成绩波动让排名不稳定,那赋分也会跟着大幅变动。就拿一个学生举例,上次政治卷面分考了80分,排名靠前,赋分也高。但这次考试没发挥好,卷面分一下降到60分,排名大幅下降,赋分也降得特别多,之前的赋分优势根本没法继续保持。

第二类是选考科目竞争大、自己优势又不突出的学生。像一些热门选考科目,那里面全是厉害的人。要是学生在这门科目上有一定能力,但不算顶尖,虽然原始分可能还可以,可赋分之后,因为排名比较靠后,分数就会低不少。就拿生物选考来说,好多成绩好的学生都选了,有个学生原始分考了70分,看着还成,可在全省排名里只算中等,赋分后可能就只有65分上下,比原始分降了一些。

就拿河南新高考来说,假定有个考生地理的原始成绩是76分,被分到了B等级。按照河南教育考试院的规则,B等级的原始分数范围在65到84分,对应的赋分范围是71到85分。

先把考生的原始分数从高到低排一排,这样就能知道每个考生在这门学科里的名次。接着,根据成绩排名,把考生的成绩分成A、B、C、D、E五个档次。在这个例子当中,这位考生被分到了B档。

下面要开展赋分转换啦。赋分转换公式的作用是把每个考生的原始成绩稳稳地转到赋分区间里。这个公式是(Y2 - Y)/(Y - Y1) = (X2 - X)/(X - X1)。这里面呢,Y1、Y2分别代表原始分区间的最低分和最高分,T1、T2分别代表等级赋分区间的最低分和最高分。Y指的是对应等级里某个考生的卷面分数,T则是对应等级里某个考生的等级分数,也就是赋分之后的成绩。

把具体的数字放进公式里算一算,公式是这样的:(84 - 76)÷(76 - 65) = (85 - X)÷(X - 71)。经过计算,得出X大概是78。所以呢,这位考生地理这门课的赋分成绩就是78分。

从上面的计算过程能发现,赋分制度借助等级赋分和分数换算公式,把考生的原始分数转变成更公平、统一的赋分成绩。不过,赋分制度对不同学生的影响有很大差别。所以,学生在挑选选考科目、制定学习计划的时候,得充分考量自身实际状况和未来打算,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利用好赋分制度的好处。